今早工場有兩名華人女子前來求職,
正忙的我忽聽見工作檯旁的那位澳籍supervisor說了一句:No more chinese!
當我正思索這句話的用意時,幾位內地女工隨即似懂非懂地跟她談笑,
好像為自己先入職而自嗚得意,完全誤解了這句No more chinese的意思。
若我的理解沒錯,那句話的意思顯然是負面到極,只要細想一下,便知人家不想再聘用任何華人並不是因為已有足夠人手,而是因為不想再跟華人共事,甚至有厭惡華人的意味。
這也難怪,華人勞工雖然肯做肯捱,但卻並非優良的員工,沒錯,薪水是較低,假期亦可維持上班,不同澳洲人的那種假期大過天的想法;但既無禮貌又貪小便宜,且不尊重上司的同時,亦不尊重同事,就連同是華人的我,亦曾因為是新入職而遭受她們無禮的呼喝,試問又有誰會喜愛這種員工呢?
真正優良的員工,應當視自己為公司的一份子,做每件事情都為公司著想的角度出發,比如應該節省的資源盡量節省,貨物生產的過程盡量維護良好素質等....
簡單來說,若果身為公司的老闆會怎樣做這件事情,而你又能體會並實行同樣的做法,這種不需每每下達指令才懂得去工作的員工,就是最受僱主喜愛的員工。
來自日本及南韓的員工,很少出現不受僱主歡迎的情況,而且他們通常離職前,僱主都十分樂意繼續由他們介紹的同胞接替,如事者一個新的接替一個舊的,永遠為自己的同胞帶來工作機會,亦為自己國家的勞工增添良好的聲譽。
說勤力,Chinese絕不比他們落後;說聰明,Chinese亦非愚蠢;但說到用心,Chinese就真的頗有不良。
希望各大同胞能以此話為戒,努力做好自己的份內事,發揮中國人的美德,我想信我們都有能力做到僱主心中的優良員工、外國人眼中的傑出華人。

4 則留言:
發揚中華民族的精神,由自己做起。
亞李爸爸
的而且確,近代中國人已變了質.
優良傳統被遺棄了,要重拾聲譽,當真不易.
由我們開始,感化來自各地的中國人,
由no more chinese變為顧主希望
more & more chinese.
別笑愚公移山丫,精神不死,綿傳不休.
明德失色悟空,我們一起努力發揚中國人的傳統美德,一起做好自己的本份。窮要窮得起,富也要富得起。
可能我自已比較敏感
有時在 city 買東西時
會感受到有些"不一樣"的服務態度
(當然在澳洲普遍來說人們都是友善的)
我也提醒自己小心言行
不可以讓華人丟臉
張貼留言